第一题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:“我们要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举措,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”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。
各位考官好,考生开始答题。
这句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,我将无我、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;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,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;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这段话虽然很长,但是抽丝剥茧我们不难发现,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主要讲了一个目标和三个方法论。一个目标就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三个方法论就是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举措。接下来我就想谈谈一个目标三个方法论。
一个目标: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为什么我会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说成是目标呢?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,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都在表明人民群众的问题就是党的问题,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党的目标。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说过,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。
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三个方法论:
第一个方法论: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意思就是说,想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,能做多少就做多少。但同时也要估量自己的能力,要考虑事情的后果,遵循客观规律,脚踏实地,不脱离目标,不好高骛远,不形同虚设。关于这一点有很多事例值得我们歌颂。无论是历经三十六年,用最原始的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9400米长天渠,解决当地百姓吃水问题的黄大发,还是在脱贫拼事业上兢兢业业,艰苦奋斗,带领全村的百姓脱贫致富的黄文秀,亦或是在基层推行开心牧场,庭院经济,一干就是十几年的齐晓景,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,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,原由做事尽力而为,但从不好高骛远,而是量力而行。
第二个方法论: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。俗话说“之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”,想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,就必须要深入群众,深入基层。焦裕禄同志也曾说“坐在办公室全是问题,下到基层都是办法”。就如前一段时间,北京有位干部,想要了解外卖小哥的急难愁盼,以自己与外卖小哥互换身份的方法,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去了解群众的问题,从而也做出了科学的决策。习近平总书记每逢节假日都要下基层去慰问,去老乡家中摸摸炕头,掀掀锅盖,看看百姓有没有冻着、饿着,我认为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。
第三个方法论:采取惠民生、暖民心举措。过去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吃不饱、穿不暖,中国共产党就制定第一个百年目标,为群众解决温饱的问题。现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是投诉无门,办事效率低,经常面临着“脸难看、门难进、事难办”的窘境,所以国家就出台了办不成事窗口、12345接诉即办,为群众解决办事难的问题。未来人民群众会渴望更公平的法治社会,更宜居的生态环境,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国共产党狠抓生态建设,全面推进依法治国。这些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暖心举措。
最后我想说,党员干部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,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,只有本领高强了才能下到基层担大任,挑大梁,从而做出惠民生、暖民心的举措达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目标。